爱电竞
爱电竞
爱电竞

新闻动态

回顾:李广不被封侯到底冤不冤?两个原因告诉你,他其实一点都不冤
发布日期:2025-07-11 14:23 点击次数:195

李广,作为一员战将,他的名气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比大多数皇帝还要大,尤其是他的射箭技艺,更是被后人刻画的举世无双,一说谁射箭好,脑海中立马就会刻画出李广的形象,比如《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

名气如此之大的李广,却有一事总让后人替他惋惜,替他喊冤,那就是李广一生都未被封侯,因此李广也成了时运不济的典型。

李广不被封侯,真的是自己的命不好?真的是皇帝看不到他的才华?

李广不被封侯,到底冤不冤?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李广的整个经历,会发现他不被封侯,一点都不冤。

李广,影视剧形象

一、对匈奴作战几乎没有什么战功,打仗不是战败,就是全军覆没

李广的资历很老,出身于将门世家,历经文、景、武三朝,又自小习武,勇猛善战,射箭技术尤其高超号称箭无虚发,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但是,在对匈奴作战中,几乎没有什么战功,打仗不是战败,就是全军覆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点:

1.个人英雄主义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翻译过来就是,典属国公孙昆邪对皇上哭着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他仗恃有本领,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失去这员良将。”

李广打仗确实很厉害,但也不难得出李广自矜其能,骄傲自满的性格弱点。

当年,汉文帝时期,匈奴屡次进犯中原,此时李广开始从军,抗击匈奴,很快就凭着自己一身的武艺,从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军事将领,还曾经率领骑兵,担任皇帝的护卫“数从射猎,格杀猛兽”。

汉文帝很欣赏李广的武艺,对李广说:“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是:“只可惜你生不逢时,要是赶上高祖那个时代,怎么也能封你一个万户候。”

这句话,李广当真了,他认为凭着自己的武艺,绝对能封侯,从此,个人英雄主义开始泛滥。

有一回打仗,三个匈奴侦察兵杀了李广部的十几个士兵后跑了。

李广知道后,立即带领一百多名士兵前去追赶,追出几十里,终于追上了。

李广亲自出马,搭弓射箭,箭箭精准,最终射死两人,生擒一人。

李广自是骄傲,部卒也自是惊叹。

可是,就在这时,匈奴的几千人大部队上来了,形势一下子变得危急了起来。

此时,李广手下的骑兵们可早就慌了神,而李广却下令前进,等到逼近匈奴阵前时,李广命令大家下马解鞍,这一下,可把匈奴兵搞糊涂了,愣是不敢上前。

接着,李广趁匈奴兵不备,上马搭箭射死了一名匈奴兵,这一举动,让匈奴兵更慌了,等天黑以后,经连夜撤了。

然后,李广带着一百人的小队,大摇大摆地回到了营地,和大部队会合。

这一次,李广巧妙地运用心理战,躲过了一劫,不得不说他战场经验丰富,但是,我们从侧面分析,这一次也恰恰说明了李广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现。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这样做,虽然最后凭着个人的能力成功躲过了这一劫,但只是保住了命,并没有什么功劳和战绩。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向匈奴发动进攻。

这一次,李广部全军覆没,且自己也身受重伤被俘。

当时匈奴兵用两匹马拉着一个网兜,把李广就放在网兜里。

李广一路装死,却在寻找机会。

他看到旁边有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就纵身跳上马背,一把抢了匈奴兵的弓箭,把匈奴兵推下马去,然后一路飞奔,边跑还边射箭,最终逃脱。

但从李广的个人角度来说,他确实勇猛,但从整个战局来看,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因此,对于李广来说,他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是占据上风的。

李广,影视剧形象

2、靠个人魅力治军,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李广行军“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意思是: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

从以上可以看出,李广的军队,几乎毫无纪律可言,竟“人人自便”!

这只军队,完全只靠李广个人魅力维系,大家都听李广的,都愿意为他去死。

但是,如果李广出现了意外,或被俘了,或战死了,或者未能及时赶到士兵之间鼓舞士气,那么这只部队便只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如果没有李广鼓舞士气,那么想必汉军将一触即溃。

3、战术有很大问题

李广在战术上有很大问题,当时,在汉匈战争中,匈奴人善骑射,并以此占据很大优势。

为了破除匈奴人的这个优势,在多次对战后,卫青与霍去病等人逐渐摸索出了骑兵冲击战术。

这个骑兵冲击战术说简单一点就是猛冲战术,短时间内与敌人短兵相接,让敌人的骑射发挥不出优势。

这一战术在当时非常有效,让卫青、霍去病立功无数,比如元狩四年,卫青夜战单于,即采用骑兵冲击战术,双方军队胶着混战,此役之后,单于夜遁逃,卫霍二部共斩匈奴八万余人,从此匈奴再无力犯境。

而李广不知是骄傲自满,还是嫉妒心作祟,并不积极采用这个战术,依然重视发挥自己的骑射特长与匈奴作战,而他恰恰忽略了大部分汉军骑士并没有他这样的骑射技术,由此每战皆败。

没有战功,何以封侯?

自己再厉害,军队不胜,何以封侯?

李广,影视剧形象

二、一直声称自己命运不好,实际是能力不够

翻开李广的作战记录,似乎总是离不开战败、全军覆没、迷路这几个字眼。

难道李广的运气真的不好吗?甚至连《史记》都说说李广“命数奇”(命不好)。

其实,李广的运气是非常不错的,比如公元前129年出击匈奴,李广全军覆没,自己受了重伤当了俘虏,最后竟然成功逃脱了。

逃回京城之后,本该当斩,最后却被贬为了庶民,捡了一条命,能说他运气不好吗?

还有人说李广受汉武帝压制,更是没有的事。

汉武帝其实十分欣赏和信任李广,甚至有时候的做法可以称之为偏祖李广。

李广曾经担任过西汉中央政府的郎中令,是皇帝身边的亲近官职,掌管皇宫内的警备任务,是禁卫军的统领。

假如汉武帝不信任李广,是不可能让李广来负责皇宫守卫的。 后来,李广屡次与匈奴作战,都不能获胜。

可是汉武帝还是一次一次地给李广出战的机会,这都说明汉武帝是有心要成全李广的,李广却总是不能立功。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还是要从李广的能力上找原因。

李广虽然箭术无双、骑术精湛,而且作战勇猛,可是在指挥大部队作战方面,李广的能力实在是不能令人恭维。

李广,影视剧形象

一是治军不严

李广的部队松松垮垮,行军时专找水草丰美的地方扎营,营寨建立起来之后,士兵们人人自便,没有什么约束。在营寨外面,也不设置警戒哨。处理各种文书,也是马马虎虎,完全是一种放羊式的管理。

还有,李广只是一味地关心士兵,不懂得文武并用,恩威并施,导致士兵过度安逸,从而丧失战斗力。

在治军方面,李广很为士兵着想,比如在遇到危险时身先士卒,得到赏赐就分发给属下的士兵,饮食方面都和普通士兵相同,不搞特殊化。在一些艰苦地区扎营时,士兵们没有喝过水,李广决不先喝;士兵们没有吃过饭,李广决不先吃。

这固然是好,但是,要是过度就不好了。

《孙子兵法》中说过,如果士兵没有亲附于自己,就贸然实行赏罚,那么士兵就不会服从。但是如果士兵已经亲附于自己之后,还不严明赏罚,那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用的。要文武并用、恩威并施,这样的带兵方式才合格。

而李广带兵的方法,就像家长溺爱孩子,是很不可取的。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和战场应变能力,肯定好不了。

有几次李广的部队被匈奴围困,士卒都十分畏惧,几乎失去作战的勇气,全是靠着李广个人的勇武来激励士气。

这一方面显示出李广个人的英勇善战,但是另一方面则显示出李广治军无方,平时过于娇惯士卒,士卒反而没有了临敌决战的勇气。

李广,影视剧形象

二、军事素养不够

打仗时,作为职业军人的李广竟然经常迷路,这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作为指挥大军的一方统帅,出发前安排好向导,选择合适的道路本就是为将者的基本素质,可李广偏偏没有做到。

这只能说李的个人军事素养不够。

还有李广出兵打仗,往往身先士卒。

这固然能激励将士,但是作为一名统帅,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作为高级将领,需要负责的是成百上千名战士的生命,而一味地敢打敢冲,那是匹夫之勇,更多的时候则是会造成军队的指挥混乱,反而会打败仗。

李广打仗,凭勇气的时候多,动脑子的时候少。

翻开史书看李广,更多的是他个人的传奇,而鲜见他运筹帷幄、料敌获胜的记载。

汉文帝说李广生不逢时,如果赶上汉高祖那个时候,就能封个万户侯,那是因为汉高祖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是以步兵作战为主。一个骑兵将领,不必具备太多的战术指挥能力,只要敢打敢拼,就能发挥出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在那样的环境下,李广也许真能成为一个功勋卓著的武将。

但是时代不同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以汉朝的骑兵对抗骑射本领更加高超的匈奴骑兵。

单论个体的骑术,汉朝士兵肯定比不了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所以只能发挥群体作战的力量。

群体作战,靠的是纪律、战术和勇气,而李广带兵,恰恰在纪律和战术方面比较薄弱,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自己的勇气,他自己的勇气却也不能转化为士兵群体的勇气。

这也导致了李广每次出击都要落得个全局覆灭的局面。

军事素养不够,打得胜仗自然就不够,胜仗不够,军功自然不多,军功不够何来封侯?

三、汉武帝难脱干系

汉武帝很欣赏李广,但就是太过于欣赏,太过于看重,认为李广很强,就给他安排了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任务。

李广领军作战,屡次惨败,这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可是汉武帝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李广独自统率大军,完全不顾李广个人能力的局限。

如果汉武帝和李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安排李广跟在卫青手下,发挥其冲锋陷阵的特长,那或许李广早已实现封侯的夙愿了。

总之,李广是一个被当时的舆论普遍高估的将领,由此引起他自己和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严重不符。

虚名,让他找不准了自己人生定位,甚至可以说,李广是被“捧杀”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作出更改!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
爱电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