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媛”?别拿绝症女孩的苦难开玩笑! 27岁的于悦,一个被尿毒症晚期宣判“死缓”的山东姑娘,最近成了舆论场的焦点。
不同于那些在聚光灯下搔首弄姿的网红,她穿梭于沈阳的大街小巷,靠着送外卖,一单一单地为自己“续命”。每月3000多元的透析自费部分,是她无法承受之重,也是压在她肩上的一座大山。 四年前,23岁的于悦在郑州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这个消息,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 医生告诉她,必须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否则将面临器官衰竭和各种并发症的威胁。
为了活下去,她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生之路。 送外卖,是她无奈的选择。
无数次,她因定期透析的要求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只有外卖这份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能让她抽出时间去医院治疗。
这份工作也并非易事。 腹膜炎的折磨,让她在爬楼梯送外卖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但每当听到订单提示音,她都会咬紧牙关,重新站起来,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个订单,更是她活下去的希望。 于悦的家庭并不富裕。
重组家庭,父亲是一名收入微薄的保安,早年丧母,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顾。 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她也曾尝试过直播,但每天直播四个小时,收入却只有区区20元,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有人说,于悦的故事是一出现实版的“活着”。她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的体力换取医药费,再用医药费换取生命的延续。
这种“交易”残酷而又无奈,但她别无选择。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希望,结婚成家也变得遥不可及。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在努力地活着。 面对网友的鼓励,于悦显得格外冷静。
她表示自己并非博取同情,只是想要一份能够维持生命的工作。 这种清醒和坚强,让人感到心疼和敬佩。
每一次透析,都像是为她的生命进行一次短暂的“充值”,而送外卖,就是她唯一的“充值”方式。 她跑单赚来的钱,是她活下去的底气。
在于悦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人将她称为“外卖媛”,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来形容她的遭遇。
这种言论,不仅是对她个人尊严的践踏,更是对所有身处困境的人的恶意伤害。 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社会给予像于悦这样的人的出路如此之少?如果能有更多具有包容性的工作岗位,如果企业能够给予定期治疗者更多的机会,她或许不必如此拼命。
于悦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生命的面前,很多时候,我们都显得无能为力。 她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
与其对她的遭遇进行调侃和嘲讽,不如给予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她的命运,但至少可以为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次小小的捐款,一句温暖的鼓励,都可能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们不能让那些真正努力活着的人,在绝望中挣扎。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持上。 真心希望于悦能够继续跑下去,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毕竟,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和善待。 你认为社会应该如何帮助像于悦这样的人?我们又该如何杜绝网络上的恶意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