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蓝,蓝得像一块忧郁的宝石。一支叫“全球萨穆德船队”的船队,就在这片海上挣扎着。五十艘船,装的不是游客,是加沙人眼巴巴盼着的粮食和药。
这本该是一趟送去希望的航程。可就在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无人机尖啸着掠过,通讯信号瞬间被切断。死亡的阴影,一下子罩住了所有人。前路在哪?没人知道。
就在所有人心提到嗓子眼的时候,一艘挂着异国旗帜的军舰,劈开海浪冲了过来,高调宣布:我来护航!
大伙儿都看傻了。那旗子,不是哪个阿拉伯兄弟的,也不是传说中力挺巴勒斯坦的伊朗。谁能想到呢?来的居然是西班牙!
这救兵八竿子打不着
这一幕,直接让全世界的眼球都掉了下来。紧接着,意大利也跟上,派出了自家的“法桑号”护卫舰。第一个冲到加沙火线上的,竟然是两个欧洲国家。
这事儿透着一股邪门。西班牙,一个天主教国家,历史课本里跟穆斯林世界几百年的恩怨情仇,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可历史就是这么爱开玩笑。就是这个西班牙,派出了装着美国宙斯盾系统的F-100护卫舰,第一个为加沙动真格的。这哪是脑袋一热,这分明是一套早就盘算好的组合拳。
去年,它就拉着爱尔兰和挪威,硬是顶着压力承认了巴勒斯坦国。今年九月,更是直接翻脸,对以色列搞武器禁运,一份价值近十亿欧元的军火合同,说撕就撕了。
欧洲人的小算盘
军舰出动,当然不只是为了爱与和平。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利益。西班牙和意大利,谁家都离不开北非的天然气。这几年,东地中海那片新发现的天然气田,欧洲、土耳其、以色列,谁不眼馋?
派艘军舰过去,既能在这片敏感海域刷一波欧盟的存在感,又没贴得太近,不至于把以色列彻底惹毛。顺便还能讨好一下国内数量庞大的穆斯林选民。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西班牙这块石头一扔,整个池塘都炸了。远在东南亚的印尼,作为全世界穆斯林最多的国家,立马站出来高调表态,说愿意派两万维和部队去加沙。两万人?这哪是维和,这分明是扯着嗓子喊话,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给自己挣足了面子。
中东兄弟终于抱团了
更炸裂的反应,来自中东内部。几乎就在西班牙军舰出发的同时,八个常年掐得你死我活的中东国家,居然联合起来了。卡塔尔、沙特、土耳其、埃及、约旦、阿联酋、科威特和巴林,破天荒地坐到了一起。
这简直是历史性的一幕。要知道,去年沙特和卡塔尔还因为一个半岛电视台闹得不可开交,土耳其和埃及更是因为穆兄会的事,关系冷得像冰。现在,这帮昔日的死对头,竟然能共同签一份文件。
这份联合通牒,话说得很明白:立刻停火,不准再赶走巴勒斯坦人,赶紧把人道主义通道打开。这背后,是所有阿拉伯国家共同的焦虑。加沙真要崩了,难民潮第一个冲垮的就是埃及和约旦。
你玩你的我打我的
可面对这从欧洲到中东的层层压力,以色列好像根本没当回事。
《以色列时报》报道,以军代号“基甸战车B”的攻势,已经箭在弦上。一场针对加沙城的总攻,随时可能打响。五个师,十四个旅,几万名士兵磨刀霍霍,就等一声令下。
以军的计划很清晰:先发警告让人撤,然后团团围住加沙城,最后一步步往里啃。为了这场硬仗,六万预备役士兵将被重新征召。
与此同时,以色列还对外宣称,已经在加沙南部建好了人道主义设施,准备了物资分发点和野战医院,就等着接收从加沙城撤离的上百万平民。
以色列这么有底气,说白了,还是因为大洋对岸那位。九月二十三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用他那套标志性的腔调,炮轰联合国效率太低,指责气候变化协议是在坑美国。
他说的好像跟加沙没关系,可句句不离“美国优先”、“盟友必须自己掏钱”。这话一出,台下好几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脸都绿了,当场甩手走人。有个外交官私下里吐槽:“这时候你谈美国优先?这不是往着火的房子里浇汽油嘛!”
结语
地中海的风浪还在继续,西班牙的军舰仍在前行。这艘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军舰,像一只蝴蝶,在遥远的中东扇动了一下翅膀,却掀起了一场谁也想不到的风暴。
它照出了阿拉伯世界的脆弱和被迫的团结,也照出了美国退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更让世界看到,在这场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有时候,一个“小角色”的精准一击,也能搅动整个棋局。
加沙的命运,就这么悬着。一边是步步紧逼的钢铁洪流,另一边是意外集结的国际干预。这场对峙最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好。但西班牙的这一次出手,已经为这段混乱的历史,写下了最离奇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