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S的亮相,标志着中国空军在技术上全面领先美国空军,实现了碾压式超越,也彻底改变了全球空军的格局。
9月3号,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会,歼20S威风凛凛地亮相了。
自从8月份起,歼20S多次被拍到在天安门上空飞行训练,外媒也把这款改进型的歼20称为5.5代战机。
实际上,歼20S并不是这次阅兵的第一次曝光,早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歼20S的模型就已经展现在大家眼前了,没过多久,一辆黄色涂装的歼20S试验机就在飞行中被拍到。
所谓的5.5代机,歼20S的关键就在于它的双座布局。作为全球首款真正的双座五代机,双座可不只是多装一个飞行员那么简单。在现代空战中,随着信息化装备的不断发展,战机的态势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电子信息的处理量也呈几何级增长。
多配一个飞行员,能帮主驾驶更好地应对纷繁复杂的电子信息,尤其是在雷达信号和航线规划方面,能让主驾驶集中精力操控飞机和分析敌情。歼20S的双座布局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担负起空中信息枢纽和无人机“指挥官”的角色。
目前,全球服役的五代机有个共同特点:信息化水平都挺高,雷达性能出众,航电设备也都很先进。换句话说,五代机本身就是空战体系里的一个重要信息节点,通过数据链系统,它们实际上可以扮演预警机类似的角色。凭借自身强大的雷达和信息化能力,五代机能将敌情情报传递给其他战机,甚至还能引导友军导弹锁定目标。
这套战术手段,中国空军早就实战运用了。前段时间,央视推出的“攻坚”系列短片里,就展示了歼10C机队利用数据链同步雷达信息,接着引导霹雳15导弹跨时代击落隐身飞机的场景。
歼10C都能做到这份上了,倘若借助歼20平台那更为先进的态势感知技术和雷达,歼20S在当代空战中的关键作用可想而知,其重要性不用多说。
无人机“指挥官”,也就是说“忠诚僚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五代机设计经常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为了兼顾隐形和气动性能,五代机的挂载能力一般都比较有限。
其实,美军的F35就是挺典型的例子啦,为了让它能挂载大型精确导弹和巡航导弹,弹舱只能放下像AIM120这种中距空空导弹。而像AIM9X这种红外导弹,基本都只能挂在机翼下面的挂点上。这一来,隐身性能就被外挂弹药给破坏掉了,而且F35的表现也挺尴尬,不能说是对地攻击像F15E、F16C那般厉害,又比不过F22在空中格斗上的优势。
弹药数量,通常被视作衡量战机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要是弹药不够用,五代机的作战效率和持久能力都得受到影响。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很简单,就得靠无人机编队来挂载额外的弹药,在战斗中由有人机统一指挥调度。
既然的指挥无人机群,单座机显然顶不住—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有人机差别不小,带的弹药种类也不尽相同。要让这些无人机各司其职,必须得有个独立飞行员来操控,这正好是歼20S擅长的地方。
美国最开始提出“忠诚僚机”计划时,走在了前头,但整个推进过程一直挺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还没有配备相应的双座第五代战机,所以到2022年,美国空军才真正开始推无人僚机项目,研发了YFQ-44A和YFQ-42A这两款无人僚机。
不过,这些无人僚机得等到还处于PPT阶段的6代机NGAD成熟后才能正式服役,至少要拖到2030年之后才行。到那时,不用说歼20S了,中国的6代机可能都早就投入使用、具备战斗力了。
可以这么说,歼20S亮相后,代表着中国空军在技术上彻底甩开了美国空军一大截,而且还改变了全球空军的发展方向,以后的空战模式,已经不再由美国来说了,而是由咱们中国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