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们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豆子,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奈。往年此时,中国买家早已签下新季大豆订单,但2025年9月收获季到来,中国采购量却彻底归零。
美国大豆协会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平均每年9月前中国会下单约2000万吨,而今年这一“保底收入”突然蒸发。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直言“形势极为严峻”,他在CNN专访里坦言:“中国买的大豆比所有其他外国客户加起来都多”。
订单黄了,价格还往死里跌。 现在大豆价格比三年前暴跌40%,而生产成本和利率却在持续上涨。 大豆期货价格每蒲式耳仅10.10美元,远低于11.03美元的预估生产成本,这意味着各种越多,亏损越大。 全美50万大豆种植户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美国农业部内部周报描绘了一幅黯淡景象:去年秋收的2200万吨大豆至今堆在仓库里,仓储费每天上涨,利率居高不下,农场现金流急速失血。 约700万吨大豆面临滞销腐烂风险,农民净收入下降34%,中小农场破产危机加剧。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中美持续的贸易摩擦。 自贸易战打响,全球大豆格局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美国大豆现在要面对20%的报复性关税,加上其他税费,总关税税率飙升至34%,与南美对手相比毫无价格优势。
价格差距令人震惊。 因关税影响,美国大豆到岸价每吨比巴西豆贵600元,完全失去竞争力。 巴西大豆不仅价格低12%,蛋白质含量还高出1.5个百分点,竞争力明显优于美豆。
中国转向了巴西供应商。 2024年,中国71%的大豆进口来自巴西,今年更提前锁定了9月800万吨和10月400万吨的南美大豆订单。 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达到7465万吨,占其大豆进口总量的71%,而美国的份额已经降至21%。
巴西之所以能够接替美国成为中国主要大豆供应国,离不开中国多年的战略投资。中国在巴西投入了200亿美元搞港口、修铁路,硬生生把巴西的物流“打通关”。 现在巴西大豆运到中国的成本,比从美国墨西哥湾出发还便宜。
最具战略意义的转变是贸易结算方式的变化。 在中巴大豆贸易中,用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60%。 中国人民银行和巴西央行签署了19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 到了7月,连银联支付都能在巴西扫码使用了。
中国不仅改变了供应来源,还在重构整个需求结构。 中国饲料配方正在减少豆粕比例,菜籽粕、葵花粕、昆虫蛋白都在替代列表,技术迭代让刚性需求变弹性。 黑龙江高蛋白大豆单产提高11%,中国国产大豆自给率从17%飙到34%,两年内要突破50%。
中国还建立了庞大的战略储备。 美国政府估计中国大约有4500万吨战略大豆储备,相当于两年从美国进口的量。 加上国内大豆收成预计达2100万吨,虽然还需进口1亿多吨,但有巴西供货和储备顶着,短期内市场稳定。
特朗普政府的反应令人玩味。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中国,希望把大豆订单增加四倍,甚至还提出用英伟达最先进的AI芯片换订单,不过性能得降频。 但中国市场逻辑早变了,中国企业不再吃这一套。
天津诚瑞有道的向华梁说得直白:现在让中国企业买四倍美国大豆,纯属天方夜谭。 特朗普又在国际上“出牌”了。 9月10日路透社曝出消息: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印度加征100%“二级关税”。
美欧官员透露,特朗普9日跟欧盟通话时放话,说是为了施压俄罗斯,还承诺“欧盟干,美国就跟着干”。 但这招明着针对俄罗斯能源买家,实则把中国拖进来。
欧盟并不愿意配合。 中国是欧盟重要贸易伙伴,从农产品到工业制品合作极深,真撕破脸,欧盟企业第一个扛不住。 美国大豆协会8月19号给特朗普写信警告:“中国已经跟巴西签了未来几个月的采购协议,就是不买美国的! ”
这场危机已经超越大豆本身,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农业每年为美国贡献9.5万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总产出的18.7%,直接或间接撑起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 单是大豆出口,就带动了种植业、制造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23.1万个工作机会。
美国农村经济生态正在重塑。 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冲击波已蔓延至农机经销商、设备制造商等上下游产业。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算了一笔账:“农业创造的1美元通常会在当地社区流通6到8次。 这意味着农村社区的小企业和商店都在遭受损失。 ”
农业州是共和党的票仓,现在农民们怨声载道。 美国农业带30个关键选区中,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美78%,这些地区在2024年大选为共和党贡献了85%的选票。 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的农民都放话:再解决不了大豆滞销,以后不投共和党了。
美国农业债务违约率涨到6.2%,是十年来的最高点。 农村地区,尤其是大豆种植区,历来是特朗普和共和党的重要选票来源。 农业州议员要求豁免对华关税。如果2026年前无法恢复订单,大豆种植面积将减少20%,连带流失超过十万就业岗位。
特朗普赶紧拨款120亿美元补贴农民,但补贴只能救急不救穷,市场丢了就真的回不来了。 印第安纳州农业协会已宣布撤回对共和党中期选举的200万美元政治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