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朱婷在河南参加一个活动,记者直接问她明年回不回国家队,她居然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这可是咱们的排球巨星啊,什么时候见过她这么为难?这事得从女排世锦赛说起。
咱们的女排刚创造了2010年以来最差战绩,十六强就被法国队淘汰了。比赛看得人真心疼,年轻主攻吴梦洁和庄宇珊的进攻效率只有26%,关键分上频频失误。 对比太鲜明了,想起朱婷20岁时就率领队伍拿到世锦赛银牌了。
朱婷在意大利科内利亚诺俱乐部打得风生水起
率队实现赛季全满贯,意甲常规赛26轮全胜、欧冠冠军、世俱杯冠军全都拿了,个人还荣膺欧冠最佳主攻和世俱杯最佳主攻。2025年欧冠进攻成功率位居边攻首位,这么厉害的实力,居然不在国家队?
让人想不通的是,排协把朱婷的2号球衣直接给了别人。一般来说,除非球员退役,否则国家队不会这么做的。 这个信号再明显不过了。
朱婷不是不想回国效力
她之前明确说过“国家队需要就会为国争光”。现在这种情况,你让她怎么说?说想回归? 可能有人会说她逼宫排协。说不回归?又可能被骂不爱国。真是进退两难啊。
看看现在女排的状况吧,世锦赛对阵法国队,庄宇珊第一局扣球成功率只有30%,吴梦洁关键时刻连续失误。三局比赛,中国队进攻得分比对手少了整整15分。 主教练强调的“打整体”战术,在法国队的强势拦网面前完全失效。
教练组的分工也让人看不懂
袁灵犀作为数据分析师却负责二传指导,于飞曾是陪打教练却分管自由人,张晨职业生涯没打过接应位置却要指导接应球员。 这样能带好队伍吗?朱婷的手腕伤也是个问题。 她自己说康复是持续的过程,“从手术完那天起,康复直到退役”。 说话时她还轻轻转动着曾经受伤的右手腕。看她在意甲的表现,显然没受太大影响。
明年亚锦赛太重要了,冠军直接拿到奥运会参赛资格。现在这样能行吗?新队员都是世青赛冠军、世少赛冠军,起点很高。有好苗子也得有好教练啊。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决赛,朱婷单场拿下25分助队逆转;2019年世界杯,场均贡献22.7分助队卫冕。 这样的表现现在队伍里谁能做到?
龚翔宇也说了,法国队的发球和进攻很快,两边的高球实力强劲,我们在场上显得被动。欧洲女排借助意甲、土超等职业联赛实现男子化战术升级,整体实力崛起。咱们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了。
朱婷的沉默其实说明了很多问题
可能到现在为止,根本没人找她商量归队的事。她内心应该还是想为国家队效力的,上面从来没表露过需要她的意思。球迷们都在讨论这事。 有人说:“选择沉默,说明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或者也说明本次世锦赛,并非朱婷不愿出战。 ”还有人说:“她如果回答了要么丢排协的脸,要么丢自己的脸,不回答给双方都有余地。 ”
看看网友们的评论,其实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可悲的是,我们的女排传奇却被逼到了这种地步,有想法不敢表达。现在女排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小组赛对墨西哥、哥伦比亚这些弱队时还行,一遇到法国这种强队,年轻球员经验不足的问题就全暴露了。关键分处理不果断,传球失误和拦网判断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人说新老交替必然要付出代价,看看现在的阵容,只有龚翔宇一名老将压阵,朱婷、袁心玥、刁琳宇等全部缺席,这简直是“一刀切式换代”。 为2028奥运布局可以理解,让队伍付出大赛经验不足的代价也太惨重了。
李盈莹带伤作战
状态大不如前,弹跳力下降导致关键分阶段失误频发。二传位置17岁的张籽萱有灵性,关键局失误连连。副攻线高意已经30岁却拦网效率低、进攻乏力。这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朱婷现在专注于俱乐部赛事,2025-26赛季以意甲、世俱杯为核心目标。
她在斯坎迪奇俱乐部的表现,扣球成功率高达47%,这个数据放在当今世界排坛都是数一数二的。排协管理策略与球迷期待严重割裂。一味拒绝“以老带新”并非明智之举。只有正视人才使用与团队精神的平衡,中国女排才能在未来的赛事中重回巅峰。
说实话,排球比赛不是请客吃饭,是要真刀真枪见真章的。 现在国家队这些年轻主攻,打打亚洲球队还行,一到欧美强队面前就露怯,这届世锦赛就是最好的例子。朱婷回归国家队,不仅是为了明年的奥运会资格赛,是为中国女排注入一剂强心针。 有朱婷这根定海神针在,年轻队员心里有底,场上发挥也能更放得开。#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