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胜微,是我炒股十几年里拿得最久、仓位最重,也赚得最多的股票。当初拿它的时候,从赚了一百多万,最后硬是吐回去了四十多万,只剩六十来万才割肉跑路。现在翻交易记录看,那操作真是漏洞百出——明明知道半导体周期波动大,偏要跟市场赌情绪;看着季度财报增速放缓,还安慰自己“长期逻辑没变”。好在最后跑得不算太晚,要是再拖俩月,估计连六十万都保不住,现在想起来后背还发凉。
就说药明康德吧,这票比卓胜微还折腾。前两年生物科技赛道火的时候,我重仓了场外基金,结果遇上行业政策调整,半年亏了二十五个点。那时候心里直犯堵:明明买的龙头公司,怎么业绩说下滑就下滑?后来看场内股价跌得更狠,我一咬牙又开了户冲进去,想着“场内流动性好,跌多了总能抄底”。结果倒好,刚买进去又套了小半年,每天看账户绿得发慌,连我家那口子都念叨“要不别玩了,买点理财踏实”。好在最近市场回暖,场外基金快回本了,场内也回了大半,这才松了口气——你说这折腾劲,比上班加班还累。
其实现在回头看,我这些操作真不算聪明。卓胜微那波,要是早听隔壁老王说的“高位放量滞涨就减仓”,也不至于吐这么多利润;药明康德那会,要是没死磕场外基金,直接在场内做波段,说不定还能少亏点。但炒股这事儿,哪有那么多“要是”?都是交了学费才明白的理儿。
最近跟股友群里的人聊天,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拿了好公司死扛,中间被洗出去几次,最后看着股价翻倍后悔得直拍大腿;或者追热点追进去,套在高位不敢动,最后割在地板上。其实说白了,咱们散户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总想着“再等等,肯定能反弹”,或者“别人都跑了我也得跑”,结果往往是卖在恐慌、买在追高。
就说现在吧,市场还是不太稳,好多散户一跌就慌,一涨就追。我有个邻居大叔,前阵子看新能源跌得凶,把持了两年的电池股全卖了,结果刚卖完就开始反弹;还有个年轻同事,看医药涨了几天就追进去,现在又被套住了。其实好公司就像种果树,春天播种,夏天施肥,秋天才能结果。中间可能有虫害(行业利空),可能有干旱(市场调整),但只要根子扎得深(基本面扎实),早晚能丰收。
卓胜微我现在还留了点底仓,不为别的,就当是给自己的“教训股”——时刻提醒自己,别太贪心,也别太恐慌。药明康德回本后我没急着卖,反而加了点观察仓,毕竟生物科技是未来十年的大方向,现在调整得差不多了,总比追热点强。
老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等咱们这些小散实在扛不住,一个个割肉离场的时候,说不定好公司的股票就该启动大行情了。那时候再回头看现在的下跌,可能就像卓胜微当年的调整一样,不过是上涨路上的一道坎儿。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